继无糖气泡水、无糖茶饮料在市场上掀起热潮后,具有中国传统养生特色的红豆薏米水、桂圆水、玉米须水等中式养生水开始崭露头角,凭借传统养生文化底蕴和健康理念,中式养生水等植物即饮型饮料正逐步赢得消费者青睐,成为市场新热点,悄然改变着饮料市场的格局。(河南手机报1月2日)
如今,饮料市场已经开辟了从“卷”无糖产品到“卷”养生产品的新赛道。平常自己在家就能熬的中式“养生水”,已然成为超市、便利店货架上的新流行。很多年轻人工位上、课桌上的快乐肥宅水也逐渐被绿豆水、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代替。枸杞、红枣、桂圆等食材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而茯苓、薏苡仁等则有祛湿作用,这些听起来就很符合中式食补传统的食材受到了年轻人的火热追捧。这一现象的背后究竟是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还是各大品牌针对朋克养生打造的新风向呢?
《2023中国新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超过四成“00后”选择为健康花钱,购买过功能性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三分之一的“00后”“95后”购买过营养补剂。当“小伙因长期吃外卖身患重疾”新闻一次次出现在年轻人的手机上;当许多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愈发显著;当体检报告多项指标显示异常;当一次次放纵后又猛然意识到不能再透支健康……年轻人对于自身健康不得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甚至不由自主产生了养生焦虑,养生也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熬最长的夜,泡最浓的茶,吃最辣的火锅,喝最冰的酸奶”似乎是很多年轻人的日常操作,他们一边高喊“我的身体我做主”,过着不是很健康的生活,一边又将保持健康寄希望于中医药、食疗食补等方式。中式“养生水”恰恰能够满足年轻人的朋克养生需求,不仅成分配料健康,而且喝起来方便快捷。对于饮料市场而言,中式养生茶的兴起不失为一个积极的信号,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健康选择,也为市场开辟了新的赛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高博彦提醒,养生水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食品,其核心价值在于安全性,消费者不应对功效抱有太大期待。养生水能带给年轻人的或许并没有太多“养生”功效,更多的还是一种心理慰藉。虽然相较于普通饮料养生水的确更加健康,但将健康寄希望于养生水仍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健康不是做数学题,一加一减就能相互抵消,身体损伤之后再想修复并不容易。此外,一些养生水的配料中有药食同源的食材,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这些成分也是药物,并不适宜每天饮用。消费者在购买的同时,也应保持理性。
想要真正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仍需要年轻人从改变生活习惯和朋克养生的观念做起,不能一边放纵自己做有害健康的事情一边亡羊补牢安慰自己。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均衡膳食,保证睡眠,保持身心愉悦,定期运动等来增强身体素质。敬畏生命,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或许就是最好的养生。